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图文>正文

你们的童年玩蛐蛐吗?儿时的童趣斗蛐蛐你还记得吗

人气:483 ℃/2024-01-14 03:28:52

儿时的童趣斗蛐蛐,你还记得吗?

文 / 春江月明

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地过儿童节,童心未泯的我,居然也记起儿时的童趣。那时孩子们的游戏丰富多彩,放风筝、捉蜻蜓、弹琉璃球、打弹弓。尽管没有现在孩子优越的物质条件,却也充满童真和乐趣。尤其令人难忘的是斗蛐蛐,那可是每年夏秋之交的重头戏。秋风袅袅秋虫鸣,听得蛐蛐鸣叫,小伙伴们便兴奋不已,摩拳擦掌,忙着捉蛐蛐、斗蛐蛐。

蟋蟀被济南人叫做“蛐蛐”,生活在济南老城里的男孩子,大都有玩儿蛐蛐的经历。记得那时我家住在院西大街塘子胡同,一到秋天,斗蛐蛐就成为胡同里男孩子的重要生活乐趣。孩子们聚在一起,最多的话题就是“昨天晚上又捉了一只,个儿挺大,叫得可响呢!”“拿出来咬咬。”于是,各自从家中捧出蛐蛐罐儿,小伙伴们围拢在一起,目不转睛地观看两只蛐蛐的撕咬。最后,斗胜的一方会发出得意的鸣叫,蛐蛐的主人也会感到高兴和自豪。

老济南城里有一条街叫“升官街”,街上有一家棺材铺。这条街在“天地坛”街的南口,临近南门月城。那里常有人卖蛐蛐、蛐蛐罐儿、蛐蛐罩,也有人带着蛐蛐来斗,逐渐成为一个不大的蛐蛐交易市场。我和小伙伴常来此观看,见到不少好蛐蛐,按济南人的叫法,有“黑头将军”、“金钟”、“金翅”、“驼象”、“棺材头”等。“黑头将军”头圆、牙宽、颈粗、腿长,斗起来很强势,大多数蛐蛐都怕它。“金钟”叫起来很响亮,与对手一见面,先鸣叫一阵,胆儿小的,听它一叫就吓跑了。“驼象”总是耷拉着头,好像无精打采,其实斗起来很凶猛,总是咬对手的脖子,这叫“咬下口”,很多蛐蛐都怕这一招。

去的时间多了,耳濡目染也学到一些有关蛐蛐的知识。斗蛐蛐的历史可以追朔到一千多年前,五代人王仁裕所著《开元天宝遗事》中便有记载。明清两代历时五百四十三年,斗蟀之风经久不衰,尤以明宣德年为盛,从市井之徒,到宰相皇帝,大兴“促织”之风。皇宫每年都有人到各处搜寻,发现好蛐蛐送到宫内供皇帝和后宫斗玩。寻访人员来到山东宁津的大集乡赵铁锅村,发现这里的蛐蛐体魄魁伟、牙齿尖利、斗性厉害,便将此地所产蛐蛐定为贡品。从此,宁津蛐蛐扬名四方。如今,已成为宁津的一张名片,每年来此购买蛐蛐的客商络绎不绝,各乡都有蟋蟀交易市场,一只蛐蛐卖到几十元,甚至上千元,很多人因做蛐蛐生意而脱贫致富。想不到,小小的蟋蟀竟拉动了一方经济。

玩蛐蛐首先是会捉,蛐蛐一般生活在房前屋后的墙缝瓦下,草丛土穴,雌雄交配时才生活在一块儿。深秋,雄性为吸引异******配,并驱赶其他的同性,发出响亮的鸣叫,夜晚尤甚。行家一听叫声,就能估摸出蛐蛐的大小优劣。循声找去,用蛐蛐罩罩住,要紧的是不伤害到蛐蛐,好蛐蛐必须全须全叉。其次是会养。蛐蛐罐儿一般用陶瓷的,口大、膛深、壁厚、有盖,以利于保温保湿。蛐蛐喜欢独处,不允许其他同类进入自己的领地,一旦放进另一只蛐蛐,它便会拼命地撕咬。蛐蛐的视觉基本退化,全凭长须的触觉和光感。所以,蛐蛐罐儿要用黄土、黑土和白灰打底捣实,模拟蛐蛐在野外的生活条件。要让它有在自己洞穴里的感觉。喂蛐蛐一般用新鲜毛豆或花生米,常吃一些稍硬的食物,蛐蛐的牙齿才能坚硬。还要在罐儿内放置水槽,方便蛐蛐饮水。

孩子的玩儿法并没有这些讲究,那时没有家长会拿钱买蛐蛐供你玩儿,都是自己去捉。夜晚,一听到蛐蛐的叫声,立即来精神,拿着手电筒蹑手蹑脚地找寻,没有蛐蛐罩,就用手捉,所以成功率就低。好不容易捉到,放进事先叠好的纸袋里,再小心地倒进罐儿内。孩子用的蛐蛐罐儿,有的是罐头盒,有的是瓷茶杯或破搪瓷杯。路边拔一根野草,做成蛐蛐草,轻轻触动蛐蛐须,便逗得它一阵鸣叫,心里觉得乐滋滋的。

那时的济南老城过了青龙桥,往东就是一片荒凉。听说坟地里的蛐蛐咬起来厉害,便背着家长,约了小伙伴,跑到解放桥附近的坟地里,在乱坟头中扒土撬砖。突然,发现一只蛐蛐,乌黑油亮,个大须长,好像是一只“黑头将军”。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心跳加快,捉蛐蛐的手都发起抖来。用手捂了一下,蛐蛐竟蹦了。正当懊脑之际,又闻叫声,循声扒开乱砖,又看到这只“黑头”,费尽洪荒之力,终于将其收入囊中,凯旋而归。

听说捉到了“黑头将军”,胡同里的孩子争相观看,有的带来自己的蛐蛐要来比试。“黑头将军”果然出手不凡,第一只蛐蛐刚一交手,就被它咬得肚皮朝天,这叫“拧死个”。第二只一照面,被“黑头将军”回身便是一脚,踢得围着罐子乱跑,不敢斗了。于是,我的蛐蛐成了胡同里的“大王”。这事儿被胡同西边“司马府街”的孩子知道了,不服气,又怕真的斗败了脸面挂不住,于是就使了“阴招”,斗前给蛐蛐喂了辣椒,成了“辣嘴子”,这种蛐蛐一般都不与它咬。“黑头将军”开始也是总躲着它,“辣嘴子”以为得势,发出胜利的叫声。哪知“黑头将军”突然冲过去,一口咬住对方的牙齿,头一使劲,竟将其撅出罐儿外,赢得众人一片叫好声。我的蛐蛐代表“塘子胡同”,迎战“司马府”,终于大获全胜,载誉而归。那只“辣嘴子”后来不知被谁揭了喂辣椒的底细,主人落了个“玩儿风不正”的名声,很长时间没人与他斗蛐蛐。

“瞿瞿唧唧满篱根,又听秋风到小园”。回忆斗蛐蛐的往事,涌上心头的不仅是儿时的童趣,更有对童年时光的追寻,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故人的怀念。

(齐鲁壹点 壹点号 春江月明)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搜索更多有关“你们的童年玩蛐蛐吗?儿时的童趣斗蛐蛐你还记得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