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蜗牛素材网>综合资讯>历史>正文

黑客帝国解析真实世界:哲学视角窥探真相世界

人气:374 ℃/2024-04-04 01:52:36

文|沧海史宿

编|沧海史宿

<<·——前言——·>>

电影《黑客帝国》中,矩阵是一个由机器创造的虚拟世界,这部电影早期揭示了虚拟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但很少有人用结构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它。

如果我们用普罗普的“结构-功能”方法来看,电影强调了一个核心主题:追求。角色们在矩阵中不断寻找答案和自由,这一主题贯穿整个故事。

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解读揭示了更深层次的矛盾。电影探讨了人类文明与机械文明的对立,以及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冲突。这些对立关系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最重要的是,电影呈现了人类与机器、虚拟与现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已经深刻地融入了现代社会。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看,《黑客帝国》对现代社会关系的描绘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结构-功能”分析解读——·>>

俄国结构主义的先驱普罗普提出了一种有趣的观点,尽管电影《黑客帝国》情节错综复杂,角色、现实和虚拟世界交织在一起,让人有时感到疑惑,但其实故事的基本构架是固定的。

普罗普根据西方民间故事的基本模式,强调了一个核心的情节元素:主人公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一直在寻找某个东西。他使用了“结构-功能”的方法,将这个情节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

另一位学者格雷马斯则根据普罗普的理论,将故事中的人物角色简化成三组对立的角色:主体/客体,帮手/对手,发送者/接受者。

电影故事的基本情节模式通常包括六个要素:主要角色寻找某个目标,但在追寻过程中,会遇到对手设置的各种障碍和阻碍。同时,有人传递这个目标,而另一人可能会接收它。有时候,这些角色也可以是同一个人。

这种情节模式与电影《黑客帝国》中的情节结构非常相似。在电影中,主要角色也在寻找某个目标,但他们必须克服对手设置的障碍。同时,信息和任务也会在不同的角色之间传递和接收,有时甚至是同一个角色扮演不同的角色。简而言之,电影《黑客帝国》的情节结构与这个模式非常契合。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电影的主人公,Neo。一开始,Neo并不是被视为拯救人类世界的英雄,他只是一个名叫安德鲁的普通网络公司员工。直到墨菲斯找到他,并告诉他他是“救世主”中的"TheOne",Neo才开始接受这个身份。

然而,Neo一开始并不相信自己能成为拯救者,因为他一直被他人设定为救世主的角色。先知也预言了他的身份,为他设定了一个框架。但实际上,安德鲁在虚拟世界中也一直在寻找某个人,即墨菲斯。墨菲斯唤醒了他,给了他一个选择,就像两种药丸的选择一样:蓝色代表留在美好的虚拟世界,而红色代表觉醒,但觉醒并不仅仅带来自由,还伴随着痛苦。

当主角遇到墨菲斯后,一切都改变了。他意识到人类的意识并不在他们的大脑中,他们只是生活在机器创造的虚拟世界中,也就是Matrix中。人类的身体实际上被储存在液体孵化囊中,只是作为机器的能源供应。

故事中的目标就是人类的自由。实际上,人们的意识存在于一个由矩阵程序创造的虚拟世界中,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色彩、美味和物质的诱惑。

在第一部电影中,有一个角色叫塞弗,他选择背叛墨菲斯,留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因为他认为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拥有他所认为的自由,也就是一种无知的幸福。他觉得被别人引导比真正觉醒并自己决定更容易获得自由。

从他的角度来看,他的选择是合理的,因为他的确获得了他所追求的自由。然而,他被物质的诱惑所奴役,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是他的弱点。他只是选择追求快乐,对他来说,快乐是唯一值得活下去的东西,也是他一直在寻找的目标。

整部电影强调了人类的自由作为主要追求。墨菲斯使Neo觉醒后,人们期望的不仅仅是和平,而是一位领袖能够引领人类走向真正的自由。在电影中,Zion代表着人类最后的真实世界,他们渴望找到的是一个能够带领人类获得自由的救世主。

然而,电影的结尾显示,尽管Neo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和平,但这种和平只是一种短暂的平衡,它是机械文明和人类文明之间的权衡。但实际上,这种平衡是脆弱的,一旦智能程序再次升级,平衡就会破裂。

因此,电影传达的核心信息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不是短暂的和平,而是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满足人类的渴望,而这个渴望将永远持续下去。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类型的对手。一种是相对明确的对手,比如防火墙程序Smith。Smith作为系统的防火墙,阻止了非法程序的入侵。他与主角Neo之间的冲突是尖锐的,构成了基本的二元对立,是整个故事发展的基础。

然而,更深层次的对手是机械文明。这就像电影中的情节,我们是否像楚门一样,生活在别人的掌控之下?我们的身体是否被放在冷冰冰的养分舱里?电影中强调了意识的重要性,意识决定了我们的存在。如果我们相信自己的意识,我们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电影中,意识的伤害也会影响到身体,而意识的消亡将导致身体停止运作。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电影探讨了人类是否真的是世界的主宰者。在机械文明的统治下,人类似乎是被束缚的,成为了能源的提供者,生活在虚拟世界中。

电影中的追求自由是与机械文明相对立的。尽管人类曾经创造了机械,但机械最终战胜了人类,使人类成为不自由的存在,沦为机械的奴隶,活在虚拟的矩阵中。

在电影中,主人公Neo有一群明确的帮手,包括他的爱人Trinity、其他战友、Zion基地的自由战士以及先知。这些角色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帮助Neo完成一系列的转变,理解程序的规则,摧毁病毒程序。

需要明确的是,电影中的"TheOne"并不是真正唯一的救世主。生活在Matrix虚拟世界中的人类,在某些时刻都会意识到不同寻常之处,感到一些人开始觉醒,试图摆脱Matrix的束缚,回到现实世界,寻求自由。在这些觉醒者中,总会有一个具备特殊能力的个体,有能力领导人类击败机器,最终取得自由。

这些情节实际上都是Matrix自身设置的。救世主的角色定位也是程序安排好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机器系统的升级。机器系统需要不断更新,而唯有人类具备创新能力,能够促使程序升级。

因此,最终主人公只能选择回到原始的代码中,以升级Matrix,因为程序需要维护自身,所以它派遣机械乌贼来消灭Zion的人类。随后,救世主会在Matrix中挑选一些人来重新建立Zion,但自身也会因此而毁灭。

整个人类与机械的斗争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自我升级的过程,因为机器也需要不断升级,但即使机器战胜了人类,也仍然需要人类存在,因为人类具备无法模拟和演练的创新能力。机器的升级和更新需要人类的参与。

这个循环一共发生了五次,一直持续到第六次。在Neo之前,已经有过五位救世主,这意味着系统经历了五次更新。然而,Neo在拯救Trinity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变化,因为他获得了爱的力量,这让他与之前的"TheOne"不同。

先知和Neo一起打破了这个循环,最终实现了人类和机械的和解,带来了短暂的和平。这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表明了爱和妥协的力量,以及人类和机械之间的潜在合作。这也意味着系统不再需要不断地更新,因为人类和机械可以在和平中共存。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墨菲斯作为主人公觉醒的引导者,在电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启发主角Neo觉醒,向他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所处的世界只是机械系统模拟出来的虚拟世界。墨菲斯激发了Neo追求自由的决心,并鼓励他回到人类的最后避难所Zion,为人类自由而战斗。墨菲斯扮演着信息的发送者,而Neo则是信息的接受者。

这个电影体现了“追寻”这一主题,不仅突显了主人公个体的寻求,也反映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探索。这种类型的作品,由具有现实意识的作家构建,旨在通过故事来呈现人类生存的重大精神问题,因此成为了理解特定时代的重要文学作品。

<<·——符号矩阵解读——·>>

格雷马斯是一位著名的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他受到了索绪尔和雅各布森的影响,他们关注语言中的对立和二元对立,这些对立促使了意义的产生。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最初是由单一的语义轴构建而成的。

对于格雷马斯的研究受到了语音学的影响,他将对立视为语音要素的本质,例如元音与非元音的对立。这些对立在语言中形成了简单的语义轴,但要表达更丰富的意义,需要结合历时和共时的多维结构,将二元对立扩展为多元。

格雷马斯提出了文学作品的矩阵模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下方式:他假设一个主要元素为X,与X对立的是反X,同时还有与X矛盾但不一定对立的非X,以及与非X相对的非反X。这里有两对元素构成了二元对立关系。

根据格雷马斯的叙事学符号研究,故事的起点通常是X与反X之间的对立。然后,作者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添加其他元素,以丰富故事情节,使之更加丰富多彩。这个模型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节构建和角色关系。

通常我们认为人类创造了机械,但《黑客帝国》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定义了人类的存在。在这个新的视域中,机械早于人类存在,人类既不是机器的创造者,也不是与机器平等共生的存在。相反,人类被看作是供给机器能源的生物,他们的意识被困在由机器建造的虚拟世界中,而身体则依赖母体供给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在机械和人类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中,人类失败了,机器建立了自己的机械文明。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明的演进通常伴随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先进的文明取代了落后的文明。在这个情境下,机械文明崛起,人类文明逐渐式微。

生物个体的进化推动了整个生物文明的发展,遗传和变异使生物个体能够不断进化和适应环境。类似地,机器的升级也依赖于遗传和变异,但机器只能按照程序处理问题,缺乏新的选择和变异。这意味着机器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即使经过多代发展,仍然受限于固定的程序。如果没有变异,机械文明将无法持续前进和发展。

为了解决机械无法更新的问题,《黑客帝国》中出现了一个解决方案。机器通过掠夺人类的知识和资源来实现自身文明的进步和更新。这导致了机械文明成为了圈养人类的主导力量。人类文明和机械文明被注定是两个对立的极端。

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对自由的追求推动了机器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进步,但人类仍然以拥有工具和助推器的角度来看待机器,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圈养”着机器。

<<·——自由与秩序的对立——·>>

自由不仅意味着和平,更重要的是意味着选择权。人类对自由的渴望不仅表现在追求和平,还在于拥有决策的自由。那些生活在矩阵中并尚未觉醒的人无法意识到他们只是生活在一个被模拟的虚拟世界中,他们的身体实际上被浸泡在连接到机器的导管中。

主人公最初也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救世主,因为他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选择。直到先知告诉他,他的角色不是来做出选择,而是理解选择的意义。只有当主人公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时,他才从安德鲁变成了Neo。

另一方面,Smith是系统的防火墙,他被固定地编程来执行特定的任务,拦截一切未经系统许可的个体进入真实世界。他是系统秩序的捍卫者,不容许任何破坏秩序的存在。Smith没有选择的能力,只能按照程序执行,他代表了自由的对立面。

关于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和争议。有人认为人类与机器应该平等共生,而有人担心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2016年,棋手李世石被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打败,引发了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的广泛讨论。一些人担忧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物理学家霍金警告说:“人工智能的全面开放可能会导致人类毁灭。”他担心人工智能最终可能会自我进化并超越人类,而人类受限于自然生物的缓慢进化,无法与之竞争。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智能的模仿,远未达到完全超越人类的水平。他们认为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即在语言、思维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目前尚未出现。因此,关于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地位和关系问题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和争议,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决策。

<<·——结语——·>>

正如电影中机械系统需要人类来进行更新和升级一样,人类的思想变化和创新是机器无法模拟的。机械文明的进步需要依赖人类的贡献,但只要还有一个人类存在,人类文明就不会永远消失。

然而,我们必须谨记,人类并不是地球上的唯一主宰。我们是与自然共生的一部分,正如恩格斯所警示的那样:“不要过于自大,认为我们对自然的胜利是永远的。每一次胜利之后,自然都以某种方式对我们进行了回应。”电影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提醒我们,我们不应该自负地认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我们应该跳出自我的视角,认真思考人类与自然、人类与文化、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苏景怡.浅谈如何从结构主义角度对《海边的卡夫卡》与《城堡》进行追寻模式的比较[J].明日风尚,2020.

[2]范琳,周敏.格雷马斯矩阵中的“我爷爷”[J].名作欣赏,2014.

[3]史蒂芬·霍金.十问:霍金沉思录[M].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4]蔡曙山.生命进化与人工智能——对生命3.0的质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20.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搜索更多有关“黑客帝国解析真实世界:哲学视角窥探真相世界”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本网站部分内容、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核实及删除!
CopyRight © 2008-2024 蜗牛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